冬意初露,寒意渐浓,余杭竟飘起“雪花”。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芦苇田渐渐泛白,成片的芦花恰似雪漫沃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描绘的芦苇美景,在余杭也能寻得踪迹。
立冬已过,天气寒凉,在这个时节里,有一种景象堪称绝美,那便是“芦花飞雪”。
茎秆直立长细毛,长长穗子空心苗,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它既不是草本,也不是木本,而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禾本科植物。《本草纲目》记载,芦苇初生时为“葭”,开花前为“芦”,花后结果实则为“苇”。
古时,芦苇又被称为“蒹葭”,生在秋风中,活在诗意里。芦苇茎叶清瘦飘逸,花序苍茫优雅,到了寒意浓时,便用丛丛蓬软的芦花染得水畔一片浅赭如烟。
在《红楼梦》大观园里,有一处庭院四周环水,名曰“芦雪庵”。贾探春邀请宝玉结诗社时,在信上写下“棹雪而来”之语,想必也是见芦花似雪,要宝玉摇着小船穿过“芦雪”前来赴约。
快来这些最佳观赏点位,开启一场属于你的赏芦观“雪”之旅吧!
北湖草荡
看白鸟成行忽惊起
论赏芦花,北湖草荡是很多游客的“梦中情地”。近2万亩的北湖草荡,多是水洼草地、池塘、芦苇塘等湿地环境。冬季到来,目之所及都是茂密丛生的芦苇。秋冬时节,芦花盛开,从河堤上望去,白茫茫一片,远近交错,层层叠叠,绵延至远处的窑山下。沿着骑行绿道,还可穿越整个北湖草荡芦苇区。
除了芦花美景,候鸟飞来越冬的盛景也为湿地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作为浙江省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北湖湿地是杭州周边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徜徉草荡间,一幅“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的画卷徐徐展开。
良渚古城
听芦苇诉说五千年时光
初冬时节的良渚古城,卷绒开花的芦荻、芦苇,宛如精灵轻盈舞动,悄然无声之间,将古城的冬日氛围拉满。
漫步于良渚古城,大片的芦苇层层叠叠,柔软地铺散着,仿佛是古城的守护者,在萧瑟的季节中,迸发出蓬勃铿锵的生命力。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五千多年前的故事。
古城内,种植有芦荻、芦竹、芦苇等多个种类,东城墙、西城墙、钟家港、反山王陵处的芦、荻已到最佳观赏期。趁着芦花开得正盛,不妨漫步于古城的多处观赏点,尽赏芦苇丛的千姿百态。
下陡门村
芦花溪流铁路 绝美秘境好出片
冬日里,极致浪漫的“漫画村”——下陡门村,已然换上了芦花版“限定皮肤”。雪白的芦花在潺潺溪水中摇晃,与杭宣铁路、网红大樟树等网红元素,共同构成露营地的天然背景板,为游客拍下的照片增添了一份文艺色彩。
下陡门村有着土质肥沃的水田、旱地,还有水源丰富的池塘和溪流。挑选一个周末,在天幕之下,赏芦花、看落日,沿路漫步、遛狗、骑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遇见足够的惬意和美好。
南湖公园
落日时分赏“雪”最浪漫
走入余杭街道的南湖公园,“芦花飞雪”一词便瞬间具象化在眼前。一切自然的景色无需人工雕琢,伴着“雪景”,野餐、露营、晒太阳、看书,让度过的每分钟都幸福感拉满。
宋代诗人龚大明赞南湖曰“更看楼台相掩映,风流端不减西湖。”夕阳下,半江瑟瑟半江红,湖水和芦苇映衬着远处高低起伏的墨色山峦,透着一股寂静的美。日落时分,听微风吹动芦苇的声音,偶尔伴随几声野鸭和鸟的叫声,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宁静旷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