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流程数字化 资源利用循环化 “绿色低碳”成为余杭制造向“新”而行关键词

看余杭 记者 徐赣鹰

2024-03-19 20:16

时下,走进位于良渚新城的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可以明显感受到这里的管理智能化和产线智能化水平较往年明显提升。蛇形管生产线、堆焊自动生产线等各道产线、工序之间集成程度更高。在公司营运部部长、副总工程师敖玉华看来,节能降碳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和制造工艺的高效集成均是“绿色低碳”应有之义。

“最近我们做过一次统计,公司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节能型环保余热锅炉全部装机投运后,全年发电量相当于1.3个三峡工程。”敖玉华说。

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膜式壁管件组装作业

在制造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高端化、智能化必然要和绿色化结伴而行。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通过产业结构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绿色低碳”之路。公司水泥窑余热锅炉、矿热炉余热锅炉、玻璃窑余热锅炉、焦炉余热锅炉等节能型产品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到目前,公司有12个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其中仅双通道对冲内置扰流低NOx型高温超高压再热焦炉余热锅炉一项新产品就为企业带来超4亿元订单额。敖玉华提及,还有一项高效高耐腐蚀堆焊新工艺也为公司带来数亿元经济收益,并且直接带来了外贸出口订单的激增。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司制造的垃圾焚烧、危废处理及特种化工锅炉装备。“另外,我们公司的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是典型的‘绿色低碳’应用场景。你看,我手机上就显示,今天从零点到下午一点,屋顶光伏已经发电3678度。从3月1日到现在,发电量总计有63977度。这些电大部分用在了生产车间,解决了整个工厂约1/3的用电需求。”敖玉华说。

当前,越来越多像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这样的余杭制造业企业加入到“绿色低碳”行列,加快推动制造流程数字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相关标杆企业通过“绿色低碳”促进经济转型提质的牵引效应愈加显著。

在位于钱江经济开发区的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不断引进不锈钢水段自动化生产线、泵头自动化加工线、泵头衬里2A自动化加工线、CDM15口环座冲压线等先进设备,车间数字化数值和能耗数值实现“一升一降”;同时,利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工厂升级自动化装配单元和物流单元,推进多级泵智能工厂智能化生产和网络化协同。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方泵业不断加强绿色设计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一系列节能技改工作,有力提升“绿色制造”水平。他提及,制造业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应着重挖掘在产品性能以及综合解决方案设计上的优化空间。像公司不久前推出的新一代大流量CDM(F)95/125/155系列不锈钢多级离心泵,全系多达38个型号,拥有更大的额定流量、更低的汽蚀余量以及更优的效率表现。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装配线

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及储能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也呈现了强劲发展势头。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牢牢掌握双馈风电变流控制技术、全功率风电变流控制技术、高海拔应用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包括陆上海上风力发电变流器、光伏太阳能逆变器、储能逆变器、氢能发动机等,同时还提供针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等绿色清洁能源整体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如今余杭在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等领域不断涌现制造业“后起之秀”。

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应用实景

当前,余杭区以建设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工厂为抓手,正在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并被纳入浙江省第三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成功招引正泰集团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杭泰数智能源”,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蓄积了绿色动能。“余杭碳眼”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场景得到深度应用,助力打通数字赋能“双碳革新”工作闭环。传统制造业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围绕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余杭深入开展工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在提升数字经济硬实力的过程中,余杭注重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支持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双碳”实践的融合创新,以“数智”之力持续推动制造业低碳转型、“绿动”未来。

编辑:朱莹莹